这一波的时候温度还是在28、30度以上而且湿邪比较重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1月3日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有媒体提问: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了《关于在城乡基层充分运用中药汤剂开展新冠病毒感染治疗工作的通知》,并且发布了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中药协定方范例,其中包括了通用基础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药方,请问为什么要对不同地区使用不同的药方?
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介绍,中医药在治疗疾病和保障健康的过程中,非常强调“三因制宜”,我们知道新冠病毒感染以后的症状,发烧,全身关节酸痛,喉咙痛、咳嗽,这里就有寒热之分。东北地区、北方地区季节寒冷,所以表现出来的寒象特别重,头痛、喉咙痛、全身关节酸痛这些症状比较多,怕冷。南方地区从10月底、11月份开始,还是比较热,这一波的时候温度还是在28、30度以上,而且湿邪比较重,11月份那几场大雨以后,湿热之邪特别重。再加上南方人的习惯,比较喜欢吃健脾温补的药,所以他整个体质和环境因素就是湿热比较重的。我们在这几年的治疗过程中,南北地区的方案不一样,北方这边出现发热、怕冷、身痛、没有汗的比较多。南方地区高热、喉咙痛、咳嗽、有痰、大便不通的比较多。所以在治疗方面分开来,按照中医的群体辨证方案,来进行绝大多数患者的辨证。
发布人:管理员
将本文加入收藏夹